2008年3月13日星期四

但願人長久

有感近月自寫blog後,人也突然文化起來,剛好又在一個地方看到《水調歌頭》,腦中馬上flash back到小時候讀中文中學的日子。回顧從前,一切都是美好的,可惜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
既然毒癮已發作,就想寫一寫自己喜愛的詩詞。當然明白這種內容是「趕客」的。不過唐詩、宋詞、元曲大家即使不會唸,但也應聽過不少,有一首無從考究的「詩」我卻是很喜歡,它雖然有幾個不同的版本,但在這裡應沒多少人聽過吧,它又不是什麼家傳戶曉的詩。

我猜這次在彼岸的才女A小姐也忘了吧!我曾經跟妳討論過的唷,我有書信為證,嘿嘿!

據說它是漢代時期的產物。詩的出處是一位忽然飛黃騰達的才子 – 司馬相如,在長安(現西安,當年的政治中心)富貴後想休掉在老家成都的妻子 – 卓文君,不過卓文君在當時也是一位才女,而詩也是出自卓文君之手。當年司馬相如在皇帝身邊工作,與妻子一別五年,良久沒有一封書信回鄉,卓文君日夜昐望,想不到丈夫來了一封信,內容卻只有十三個數目字。

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、九、十、百、千、萬
十三個數字唯獨缺「億」,卓文君一看便明白,意即丈夫已對她無「情意」。

卓文君畢竟也不是一般尋常女子,用這十三個數字連成一首詩回給司馬相如。
後世稱為《數字詩》。

一別之後,兩地相思,說是三四月,又誰知五六年
七弦琴無心彈,八行書無可傳,九連環從中折斷
十里長亭望眼欲穿
百般怨,千般念,萬般無奈把郎怨
萬語千言道不盡,百無聊賴十憑欄
重九登高看孤雁,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
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,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
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
四月枇杷黃,我欲對鏡心意亂
忽匆匆,三月桃花隨流水
飄零零,二月風箏線兒斷噫!郎呀郎,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

觀其詩的用字,不似出自漢代文人的手筆,什麼「你」、「我」都是不折不扣的白話文,我更懷疑當中有幾個四字詞語是否在二千年前已經出現。至於「億」,距今一百前的清代,是用「萬萬」作單位的,那麼二千年前的漢代會用「億」嗎? 重陽、中秋節在漢代已有了嗎?哈哈!

不論怎樣,我就是喜歡它好玩。

5 則留言:

匿名 說...

you posted this article 22:49 at HK time, i believe we have no time difference between HK and TW.. HEe hee... 真有默契啊 .. but sorry.. i posted first on my blog .. haha .. i posted before 22:49.. hee check it out.. Haha...

蕃茄葉 說...

To Alice,

想不到除了大家都引用同一首詩外,竟然連文章topic也是一模一樣...

我真的是被嚇呆了...感覺就像在南極冰川上遇到故人般...

Frank

花菇 說...

Frank
我每天都有看你的blog, 但近幾天都沒有留言, 我對唐詩宋詞實在沒有興趣, 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
哈哈!

蕃茄葉 說...

To Fagu,

喜歡說什麼就說什麼
不用很拘謹,這裡不是公司開會議,呵呵

Frank

匿名 說...

I like,好interesting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