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8月24日星期日

那時風日好

雖有連續3天假期,但是卻過得很平淡,活動不外乎是到醫院、逛超市、下廚、看奧運、看電影、看書、聽歌、上網、做運動等等,沒有丁點兒新鮮感。年紀漸大,少年時的假日活動已不會再進行了,那年代經常會約三五知己到鬧區閒逛,又或相約同去書展,又或一大群人去海灘燒烤,氣氛總比現在熱鬧。

過了澳洲唸書後,群體活動都是逃學蹺課、去賭場、去KTV、去黃金海岸 (Gold Coast)、去駕車兜風,又或漫無目的地四處蹓躂。人長大了,獨立個性開始顯現,開始對群體活動感動厭倦,由於我本性比較靜態,有時寧願自己一人在家看書渡日,也不願盲目跟隨朋友們上街嘻嘻哈哈,便漸漸與好動好玩的朋友分道揚分鑣。

一人有一人的好處,所有事情只需依自己喜好而行,也不用理會旁人的感受。看什麼電影、幾時吃飯、吃什麼樣的菜、飯後去哪兒...都是自己說了算,這就是自由。那些日子過得很自我,燃起一根香煙,雙腳擱在書桌上,慢慢的翻著書本,看得倦了,便跳上床睡一個無牽無掛的下午覺。醒了,便駕車外出買晚餐,那時候懶得下廚,通常是買 take away,回家可一邊看電視一邊吃;或者隨便在 food court吃了便算,然後買了戲票,再走出露天停車場抽一根煙才進場。

星期五、六晚是找朋友的日子,晚飯後多會去 Sunnybank的伊甸園、Coffee Club等地與好友呷著紅茶閒聊。如果是一大群朋友,那我們大多會選擇到 Milton湊熱鬧,感受一下那兒的意式情懷。當年因每天開車,酒反而喝得很少,通常是在特別日子如朋友生日、去 Gold Coast過夜才大喝一番。由於有車子,所以每次買酒都是一箱箱的買,可惜酒量淺,買回來的酒都是放的多,喝的少。

臨離開布市前往雪梨的一年,我突然愛上釣魚,跟隨幾個朋友週末晚上開近2小時車到 Tweed Heads垂釣。那時興致非常好,晚上約12點從朋友家出發,或兩台或三台車子向著 New South Wales行駛,到達及開始懸絲時已凌晨2點,釣畢回程通常已是清晨5、6點,天色已泛起魚肚白,趕緊回家睡大覺去了。我每次都釣得幾尾魚,小的我們多數會放回河裡,有手掌般大的漁獲才會帶回家。釣得的魚都會先放在朋友家,然後才開車回家洗澡睡覺,待當天晚上再去朋友家中烹魚燒菜做飯。

生活雖簡單沉悶,但日子過得好不愜意。

3 則留言:

谷主 說...

伊甸園已經不在了. 轉了手幾次... 現在是一間吃素的餐廳...

匿名 說...

你這樣講講,我又回到以前了。
Milton還是那意大利的法拉利老闆...與一眾靚仔....

匿名 說...

yes.. 我記的剛開始是這樣
真的很優閒 後來就會和較ABC的朋友去
找好吃的高級西式餐廳
現在伊甸園 也是我們慈青的常去的地方
上次回去還有去 因為是素食 不錯吃
吃素環保又健康 很好喔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