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6月5日星期五

改變

自幾個月前與香港中學同學重新認識後,心態開始出現了一點轉變。

多了及時行樂的想法,做任何事,只要不影響他人,便儘量找出一些地方令自己開心。喝酒的對象也換了,公私事都少談了。

現在多會跟舊中學同學及某幾位澳洲朋友見面,只因兩類人都少問大家的公私兩事。

前者不熟,私事不好問,公事僅多是蜻蜓點水般的交談,談的多是十多年前同學間的軼事,喝喝酒說說笑,大家都是出來尋開心,這樣的酒局比較輕鬆。

那幾位澳洲朋友呢,也是公私兩事都少談,大家已認識多年,不用每每見面問候對方、對方家人、家庭狀況、經濟情況、前途打算等「瑣事」。少來這套﹗問了代表你真的關心對方嗎?不問代表你跟對方不熟嗎?

大家就像遠房親戚一樣,即使多月未見,大家一坐下來便自自然然地吃飯喝酒,雖不停重覆往事,雖不停取笑其中一員,話題總是舊瓶新酒。但這種聚會的氣氛可舒服得多,吃飽喝醉便回家,出來是想見見老朋友。

重覆往事又有問題嗎?大家的友誼是建立在當年,說往事自是理所當然,近年間的生活大家也不清楚,犯不著捅出人家一些私事出來。

若有要事急事找人商量訴苦,他們自當會找人幫忙,找著自己也算人家給面子,不找你也樂得耳不聞為不知。

最怕是與一些認識多年的人見面,而每次均問工作家庭,即使一星期見數次,問的問題都是一樣,表面是關心,實際是假惺惺。

深層的原因,是大家跟本少有共同話題,硬要擠出一些話題,而該些話題也總是有目的地帶出發問人自己的agenda。所以每次見面,開始那幾句對白,已足以反映對方的想法。

大家也認識那麼久了,不要凡事均流於表面,就是一席無話,只要是真心交往,也無問題。Dead air是不會在真正朋友之間出現的,靜默無言也不會令大家尷尬。

只要出來覺得舒服寫意,片刻的寧靜又有何不可?

交朋友,小弟最看重感覺,多於對話內容,多於思想路向。感性為主,理性為輔。如果人家因我的工作單位、社會地位、知識學歷問題而看不起話,那他們錯得很離譜。

他們看事不夠全面。因為我還愛看商業電影,有買《古惑仔》漫畫,也喝便宜的大陸啤酒,愛講低俗用語甚至粗口,愛著眼小事...

及時行樂在字面上隱約含有短視的意味,但人不是先知,自問也不是智慧過人,不要先天下之憂而憂。能令自己高興,在能力範圍內的,都去做。

在工作場所中也少了刻意討好某些人,別人無意自己也不要刻意,弄得個吃力不討好。

最怕是那句「大家能在一起,也代表大家有緣」,可能是緣也可能是債,也有可能是前世撈亂骨頭,致今生仍糾纏不清。

3 則留言:

匿名 說...

是阿 這生遇到的緣份有分善緣和惡緣 都是自己累世結來的 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

能做自己還跟大家結好緣是最困難的
但仍不失一個好的目標 anyway.. that's my statement hee hee
AW

花菇 說...

能夠做到食飯果時唔講野氣氛都唔odd既時候, 就代表果班人已經好close.
我諗同澳洲依幾個朋友仲未去到果個階段, 期待有日感情可以昇華:)

蕃茄葉 說...

添不嬲都好少出聲發表見解,不過佢一啲都唔cool喎,成日微笑。講真就算佢真係成餐飯粒爹都冇,淨係睇見佢個樣都舒服架。如果人人搶住出聲咪仲odd仲煩。

湯美又係少出聲嗰隻,同阿添差唔多,我同佢都唔係特別多嘢斟,不過有好多嘢大家心照,以前分別兩次喺Sydney都有認真傾過嘢。知佢份人持重少出聲,所以都唔會特登撩佢出聲。

阿朗奴成日懶係攪氣氛,最怕dead air嗰個又係佢,最爛gag又係佢,不過佢真係好似好多心事,好似次次見親佢都有嘢煩緊...但係又要笑面迎人。我好怕佢出嚟玩會有壓力,但係又唔知發生咩事。

阿迪其實仲停留喺以前個model度,起碼吹水嘅模式冇乜點變,最似以前嗰個都係佢。因為我同佢都叫做曾經生活過,佢都試過真心同我做朋友,雖然表面上or喺你哋面前要扮嘢,不過我知佢好人,同埋有一齊生活嘅經驗,所以佢雖然唔係好正經,但係我都enjoy佢在場。

其實朋友之間來往,唔一定係出嚟見過幾多次,唔一定係講過幾多句對白,有冇新嘢講。

嗱,我認為咋...有啲嘢一生人之中唔會吓吓同人講,就算講都唔駛成日講,一兩次已經足夠。

而且有啲嘢,正如上述,大家唔係啱啱識,心照就夠。最怕每次見面都勢利地問長問短,大家咩性格咩人唔係唔知,一段時間冇見唔駛扮撈得掂唔駛扮食大茶飯。又唔好因學歷背景而一世耿耿於懷,大家今日出得嚟聚會,就唔係睇呢啲嘢,比較呢啲嘢,所以唔好有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