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月9日星期三

甦醒

10:05 a.m. 登入網上證券戶口,僅僅用了兩秒時間去瞟股票價格,便隨即繼續工作。全天花在查看股價上的時間,總共不到5分鐘。

2007年上半年,我買入了一隻內房股,自恃認識該公司管理層及運作,投入了一筆不多不少的資金。起初因市況及經濟均利好內房行業,在該股上最高有近4萬元紙上盈利,在短短不到四個月時間已有此成績,人走路也會飄飄然,財富多了自然開心,而自覺賺錢能力突然提高亦很令人興奮,那時很討厭週末,週末是阻人發達的日子。每日用在查看股價的時間也自自然然增多了,做什麼事都惦掛著股價,無時無刻都希望看見股價上升,若有回落便會十分沮喪,這樣不但只影響工作表現,而且對心理也構成很大的壓力,加上搵快錢的心態很強,過著一段非常不健康的日子。

數月後股價開始回落,由3萬多元的紙上盈利下降至2萬元不夠,心裡像發了毛似的,人的信心開始不穩,並經常自責為何不在高處獲利,為什麼要貪心,再加上面子問題,不想認輸,遂逢低加注,但股價仍向下尋底,心理壓力越來越大。

自幾年前大學畢業後已視財務自由為首要目標,因而對自己各項投資均很著緊,眼睛用力盯著股價像是要真的把股價"釘"著,不想它再跌。正職收入反而不太重視,故工作時常不夠認真。也因在下近月正籌備人生大事,各項支出跟血壓一樣向北發展,故更鞏固了搵快錢的心態,最好是有一筆橫財可令我立即退休,其他一切都不是問題。

近日已沒有再頻密地看股價了,心理已起變化,現在才輸不到2萬元嘛!反正當初賺時不賣是因想長線持有,現在只是股價不濟罷了,長線仍可繼續持有。既然短期不會賣出,那股價變動是沒意義的了,幹嗎心情要被它牽著走? 紙上損失並不會減少我錢包及銀行裡的現金,我仍可進行自己可付擔到的消費,生活質素沒變。心理質素也不應該會變,我對該股有感情麼?都是俗語道得好 - 數字遊戲而已,又不是賭身家更沒有向人借錢。

說穿了,原來仍是面子的問題在作祟。

某日猛然醒起,自己原來不是股神,自己將來仍有數十年的路要走,那我豈不是仍要受好幾個熊市的折騰??
某日猛然醒起,自己原來具有投資銀行工作經驗,自己現正參與管理一個龐大的家族基金,那我是否更應該去發展自己的事業?是否更應該去投資自己的前途呢?

沒有留言: